为提高大学生对于就业创业过程的安全风险意识,防范求职陷阱,促进大学生安全就业,经济管理学院特开设毕业生求职避“坑”指南—学生安全就业指导,帮助2024届毕业生警惕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借机挖“坑”设陷,防范犯罪分子利用“高薪低门槛”“付费内推”“付费实习”“有偿就业”等手段诈骗钱财,从而损害我院毕业生就业权益,以帮助我院2024届毕业生避免落入招聘陷阱,实现尽早顺利就业。
一、警惕“黑中介”
“黑中介”是指某些非法机构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变相收取高额中介费,却找借口拖延或直接不履行合同。
求职者要核实中介机构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是否包括职业介绍业务,是否具备《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凡是在求职中遇到此类情况,应立即求助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或公安机关,拒绝支付相关费用。
二、警惕“乱收费”
“乱收费”是指用人单位或者中介机构以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岗位稳定金、资料审核费等费用,再以各种理由拒绝毕业生入职或中途辞退。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凡是在求职中遇到此类情况,要谨慎应对,求职者需谨记应聘工作本身并不需要任何费用,对于将先交报名费、培训费等作为条件的招聘面试都要谨慎对待,拒绝支付入职前要求缴纳的各种非法费用。
三、警惕“付费内推”
“付费内推”指某些机构向求职者承诺提供高薪行业就业岗位,但须缴纳相关服务费用。“付费内推”涉嫌不正当竞争和欺诈,相关求职者难以主张自身权益。
在求职中,不要轻信无任何要求且薪资待遇异常高的招聘信息,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的往往是陷阱。
四、警惕“实习生套娃”
“实习生套娃”是某些用人单位的员工甚至是非正式员工,以单位名义招聘实习生,借此分派自身工作任务骗取免费劳动,或进行“有偿实习”。
在求职中,要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实习或就业岗位,避免落入“空手套白狼”的圈套。
五、警惕“虚假招聘”
“虚假招聘”是用人单位或非法中介机构进行虛假宣传,向求职者收取高额中介费,却拖延或直接不履行合同。
在求职中,要核实招聘企业或中介机构的工商注册、企业信用等信息,对于将先交费作为条件的招聘等都需要谨慎对待。
六、警惕“非法传销”
“非法传销”是指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其缴纳费用或者以购买商品等方式,取得加入或发展他人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传销属于违法行为。
在求职中,求职者要了解有关禁止传销的法规,掌握识别传销的基本知识;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树立勤劳致富、拒绝传销的防范意识,一旦发现可疑情况或者被骗,立即拨打110报警。
七、警惕“假兼职”
“假兼职”是指某些诈骗人员打着高薪兼职、点点鼠标就赚米、刷单返现等幌子进行金融诈骗。
求职者不要轻信既轻松又赚钱的“好差事”,应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就业观。同时,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泄露银行卡、网银和支付宝密码等信息,不要随意打开陌生网址链接。
八、警惕“扣证件”
“扣证件”是指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借保管或经办社会保险、申办工资卡等业务名义扣押求职者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个人证件原件。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权利扣留他人证件原件,在求职中求职者不要将证件原件交付他人,如有需要,仅向有关人员出示即可。需要提供证件复印或者影印件的,要在合适位置注明具体用途。
九、警惕“培训代”
“培训代〞是指某些培训机构将高薪就业作为诱饵向求职人员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须向指定借贷机构代款支付培训费用。
求职者要增强辨别和防范意识,参加培训前一要看培训机构是否具备培训资质,二要看经营范围是否包含培训内容,三要看承诺薪资是否与社会同等岗位条件薪资水平大体一致。同时,要注意保留足够的材料,一旦发现被骗,请立即向有关部门报案。
注意!
求职时,可到当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或诚信规范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求职。
找到意向工作信息后要和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亲友沟通情况,冷静听取他们的意见或相关领域工作经验,接到招聘邀约后及时上网核实相关信息。
特别是要到市场监管部门的官方网站查询该用人单位注册或者备案情况。若查不到相关信息就说明该单位可能不存在。
如果遇到问题,不要慌!以下是一些投诉渠道:
1.拨打 12333 热线电话进行政策资询或投诉
2.直接向用工所在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举报投诉
3.如果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请立即向公安部门报警。
(撰稿:经济管理学院就业部 摄影:经济管理学院新媒体中心 审核:乔东华 责编:张雪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