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2025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本次年会聚焦数字经济的前沿发展与治理挑战,汇聚了国内顶尖高校、研究机构学者以及政府部门、行业代表,共同探讨数字时代的理论创新、实践路径与治理框架。年会由清华大学主办,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盛会。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周杨代表学院赴京参会。

年会开幕式由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军进行致辞演讲,深入解读大会主题。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年会主席江小涓分别作开幕致辞。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开幕演讲。万钢副主席系统阐述了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布局与基础研究演进,强调通用人工智能与专用人工智能应并行发展以拓展应用能力,指出数字空间与实体空间的深度耦合将加速经济社会智能化进程,并展望了人工智能在科研、教育、文化等民生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开幕式后,年会围绕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在首个分议题“数智时代与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环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让·梯若尔(Jean Tirole)探讨了“数字生态系统中的公平‘守门’”。年会主席江小涓教授就“数字时代政府市场边界划分及多方治理合作”发表见解,提出构建“硬规则”与多元化“软规则”共存互撑的治理体系。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薛澜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发展治理:问题与路径”,涵盖AI治理内涵、风险、工具及其对社会形态、智能鸿沟、产业结构的深远影响,并指出全球性挑战。南开大学副校长盛斌聚焦“创造数字技术与国际贸易的双向赋能”。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先海阐述了“数智时代的创新范式变革与第三大宏观政策建构”的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贺俊探讨了“同数字经济范式更相适应的产业政策”。
在第三会场“全球经贸冲突与挑战中的数字经济发展”主题会议上,中金研究院院长彭文生进行了“稳定币经济学分析”。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全国数字经济专业硕士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任保平汇报了“中国特色智能经济新形态的形成机制与实现路径”,指出智能经济是数字经济的高级阶段。上海科技大学创业与管理学院院长毛基业分享了“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挑战”,通过案例展示AI如何重塑行业、降本增效及驱动增长,并分析应用挑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全国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秘书长刘守英探讨了“数据特性与产权界定”。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教授谢康分析了“数字时代的冲突与挑战”,强调体系与能力跨越是数字时代区别于工业时代的核心特征。
年会特设“数字经济学科发展对话论坛”,以“数字经济领域学科建设与学术创新展望”为主题,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学科前沿研究方向与面临困境,为高校学者和教师提供了重要启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薛健致闭幕辞,标志着本次高水平的学术盛会圆满落幕。
此次参会为我院强化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学院将充分吸收论坛成果,结合现有经济学学科基础,逐步优化课程设置,探索以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为中心,积极构建师生共建共享的新模式,打造从知识创造、传递到分享的课程新脉络,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深度学习、深度思考、深度运用,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撰稿:周杨 审核:霍雨慧 责编:董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