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实践的基础
(一)社会实践的背景
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亟待补齐的短板,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关键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基础设施发展引领新的方向。"十三五"规划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提档升级,但不适应、不充分、不完善、不均衡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为保障农村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把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础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发展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发展阶段基于高质量发展主线,建议锚定集约化建设路径,加快形塑三大体系化发展态势,以期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基础设施的新要求、高需求。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部署,立足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科学研究、统筹规划,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城镇化质量;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抓好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推动城市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基本原则
规划引领。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切实加强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民生优先。优先加强供水、供气、供热、电力、通信、公共交通、物流配送、防灾避险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老旧基础设施改造。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提高设施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安全为重。提高城市管网、排水防涝、消防、交通、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运营标准和管理水平,消除安全隐患,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绿色优质。全面落实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等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水平,优化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发展环境,建立相关标准体系和规范,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二、社会实践的目的
国家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为了保障农村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实现缩小城乡差距的目标,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既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又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前进。从而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基础设施的新要求、高需求。
三、社会实践的时间
2022年7月30号
四、社会实践的地点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前曹镇鸣鸡店村
五、社会实践地点介绍
此次活动的地点鸣鸡店村位于平原县东南部,街道纵横交错,交通便利。全村共有人口3500人,720户,党员51人,村庄占地面积650亩,耕地面积2100余亩,去年人均收入6500元。
鸣鸡店村村两委已成功换届,班子健全,干部团结,群众基础较好。自实施农村六大重点工程以来,该村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出动人员900余人次,清理垃圾20余吨,新建垃圾池5个,新购置垃圾箱12个,聘任保洁人员3名,全村环境卫生综合状况有了较大改观。该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起步较早,嘉苑社区一期工程住宅楼面积达2万平方米,可容纳220户居民居住。
该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小农水开发建设项目已全面完工,治理中低产田面积2100亩,形成了完善的排灌体系。
另外平原县中有恩承签子馒头、平原麽茄、通德黑米枸杞醋、北侯西瓜、王记老豆腐、天花粉、锅烧鸭、仙丹、煎转鲫鱼、平原乳鸽等特产。
六、社会实践主要内容
(一)准备阶段
实践人先通过网络查询本村的基本信息,后拟定实践计划,首先确定时间地点和考察安排,并考虑到因疫情和距离等影响因素,缩减人数,其后通过网络对实践考察地点的地理位置与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同时联络当地村干部,通过他的介绍对车程路线及车程具体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认知。经过系列准备后,实践人在1月4日上午九点在前曹镇鸣鸡店村等候,前往本村中心进行本次实地考察实践。
(二)实施阶段
朝阳东升的早晨,考察人朦胧的雾气中来到实践地点“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淄”。刚入村口映入眼帘的便是大片农田与袅袅炊烟,与天空遥相呼应,扣人心弦。实践人首先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对鸣鸡店村进行了整体的游览,我们首先所观察到的便是一栋双城居民房及一片面积偏小的浅水池塘,单对居民房而言,整体建筑格局颇具现代化形象,门前的金黄圆柱拔地而起居正分侧两旁,显示出一派雍和大气之势,灰红色的瓦砖整齐的铺排在屋顶,四周墙壁皆青泥白粉,极具朴素色调,与门前的两洼菜田交相辉映,共同展示出特有的乡土风貌。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鸣鸡店村村民休闲广场,广场中央屹立最具标志性的建筑——金鸡。金鸡始终向着东方。在每一天清晨盼望着太阳的降临。该村的休闲设施较为齐全,此外,广场紧靠农田,四周农作物与树木此起彼伏,令人心旷神怡。在休闲广场的西面还有公示栏,悬挂着本村善行义举四德榜与村文明建设宣传栏,在村民进入休闲广场进行休闲之余,还能对本村优秀杰出人物进行了解与欣赏,并加强村民自身精神文明建设,这既是一种宣传,更是一种传承。
在了解了休闲广场四德榜中众多鸣鸡店村优秀人物之后,实践人在赞赏与学习之余,也进一步向村内行进。行进途中,实践人对村庄实际布局与城乡结合有了更进一步的详细了解,鸣鸡店村村内布局虽某些地方仍有所欠缺,例如道路修整,线路老化等,但已正在有序推进城乡结合进程。
紧接着,在完成对村庄的考察之后,在村干部的提议下,我们跟随其进入鸣鸡店村幼儿园进行参观幼儿园,大体确定了该幼儿园的办学水平,除一些教学电子设备尚未购之外,基本可以承担起本村甚至映射周围村庄的幼儿教育。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报告格外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面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新时期教育优先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今日之鸣鸡店村,在教育方面,应该说是有待进步。
当我们参观完鸣鸡店村幼儿园建设之后,实践人准备去村委会进行本次实践考察的收尾及总结工作,路途中实践人同村干部进行了本村有关贫困人口及脱贫攻坚工作的询问与交谈,初步得知了有关鸣鸡店村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情况:鸣鸡店村目前人户720多户,共计3500人,原贫困户口60户,现阶段已完全脱贫,精准帮扶取得巨大成效,扫黑除恶工作正有序进行。
七、社会实践主题调研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习近平主席在 2021 年的达沃斯论坛讲话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演进。”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全球疫情持续肆虐、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态势,以及在国内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下,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重要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概念逐步提出,成为我国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整理我国新型基础设施相关的概念变化、政策梳理以及相关省、市、自治区等发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分析等,为后续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八、社会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一)资金问题
第一,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基础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各地方财政在十五期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基本上都是国家、市级项目的配套资企。
第二,农资企业投入总量不足。农业作为弱质产业的特性,再加上长期以来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方计的实施,致使农村积累比较薄弱。多数农村无集体收入来源、无钱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虽然近年来政府支农资金逐年增加,但与庞大的农村基设施建设资金需求相比,不能够满足农村基础建设的需求。此外,由于缺乏必要的激励引导措施,民间资金目前尚未涉足农村基础建设。若以政府及其相应部门作为贷款主体向银行中请贷款,农业基础设施产权不够清晰。承贷主体不明确。不符合国家信贷管理规定;若采取抵押方式,农业基础设建设贷款额度大、周期长。货款风险高,导致农村基础建设信贷投入不够。这一系列因素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举步维艰。
第三,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由于缺乏完善的动态的监督管制,原本有限的农村基础设脑建设资金在拨付使用诸环节中存在挤占、挪用、滞留、截留等现象,部分县乡机构擅自变更资金计划或用途现象较为普遍:支农资金投入过于分散,项目建设投资效果不佳,甚或效益低下。
(二)规划与管理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先决性条件,是为农业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可以细分为生产性基础设施、生活性基础设施、人文基础设施和流通性基础设等类型。这就要求基础设建设要进行规划,要具备整体性,各项建设之间要相互衔接,互相协调,据调查,日前农村基础设建设规划带后。有的农村没有农村基础设施规划:有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缺乏统筹,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有的基础设施规划不科学、脱离实际、不适用或不便于操作;有的规划则没有向农民宣传和公示,农民不了解,乱搭乱建现象较为突出,造成资源浪费,农村基础设施整体效益发挥差。总的来讲。在目前的农村基础设建设中,未能够预先进行统筹布局。致使农业基础设在存量上与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在增量上也不能耦足农业发展的要求。呈现出基础设建设工程规模小。骨干工程少低档和硬件设施供给多高档和软件设施供给少等问题。这些必将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
九、对策与措施
政府主导,拓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
农村基础设施大多数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范畴,具有外部性和非排他性,因此在投资主体上政府公共财政对基础设推建设负有承要责任。自建国以来。城市的基础建设大部是由财政投资建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却大都由农民自己投资。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统计,全国I0个特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0%,但世界银行推荐的合理比例应该在15%以下。城乡统筹发展。中央应加大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提高各级财政义农资金的比例,体现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意图,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定资金来源。但是,基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薄,建设任务非常艰巨,国家财力有限,存在资金缺口的现状,在依赖政府提高财政投入比例的同时,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逐步形成以地方投资为主体,群众集资投劳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格局。
一是化解农村债务。对乡销和村级债务进行摸底和责任划分。对农户个人欠款、施工单位欠款等要通过机动地发包,集体资产租赁、荒山鱼糖承包等形式逐年返还;对税款尾欠和很行贷款且确属集体所用偿还无力的应予以豁免或停息挂帐或剥离。
二是强化支农专项资金的监管。完善农业资金拨付使用制度,建立严格的支农工程项目管理监督检查机制杜绝支农资金的挪用,劫留等现象的发生。有效整合分散的支农资金、提高使用效率。
三是要加快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采取财政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或"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农民间直接受益的公共设建设投工投劳、或者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产权界定、签订特许经营权。税收减免。重大灾害补偿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和企业资金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四是通过创新引导商业银行涉足农村基础建设。可将部分投入农村基础建设的财政资金变为补偿基金和担保基金,综合运用对项目直接补贴和对银行招投标补偿两种运作方式,鼓励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来。
十、社会实践结果
实践结果为“鸣鸡店村城乡结合一体化进程正在以物质一体化、精神一体化的方式持续、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亦在同党中央思想保持高度一致的前提下渐入佳境,相信构建城乡一体生态化鸣鸡店村村庄建设、携手全体村民共赴全面小康社会见证时代丰碑,只是时间问题”。
十一、社会实践收获
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磨砺,让我们深深认识到了社会实践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一笔无比珍贵的财富。在进行社会社会实践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鸣鸡店村村民的热情,以及亲眼看到了鸣鸡店村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出水才见两腿泥”。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扶真贫、真扶贫,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决不搞花拳绣腿,决不摆花架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诠释了真正的扶贫工作应该怎样去开展。全面推进城乡社会治理是脱贫攻坚战的一种模式,通过了解鸣鸡店村这些年的发展情况,鸣鸡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祖国的强大以及人民群众的强大,通过党的正确领导,村民的积极落实,鸣鸡店村慢慢的富裕起来了,村民也慢慢地变得幸福,快乐。
我们在参观了解鸣鸡店村的过程中,被这里的乡村美景所吸引,这里的民风淳朴,田间景色优美,让人流连忘返。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解了鸣鸡店村村民休闲广场,这个广场虽然不大,但是文化底蕴丰厚,我们大家在认知了休闲广场四德榜中众多鸣鸡店村优秀人物之后,实践人无不心里暗自称叹,这些都是在推进城乡社会治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有着突出贡献的人,是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榜样。我们看到这些榜样的事迹和贡献以后,大家都默默的在心底有了目标和方向。这些在中国脱贫攻坚战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应该是我们的偶像,我们的英雄,我们应该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村干部在给我们讲解介绍时他的那种自豪感,满足感让我们深有感触,通过一天的了解和参观,我们也确实体会到了鸣鸡店村的巨大变化。我们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清晨的太阳,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知识,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学习理想信仰,更加明确了肩负的时代使命,使得我们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以崭新的精神风貌,以更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勤奋学习,锐意进取,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提升自身能力、处事水平而乐于学习、奉献智慧、造福社会而努力奋斗。通过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我们明白了我们当代大学生肩上的使命与担当,这会激励我们不断的努力去学习,去奋斗。
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己,把学到的知识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为国家和乡村建设出一份力,这是这次实践活动我最深刻的体会和收获。
十二、致谢
感谢济宁学院儒商学院给予我们这一次宝贵的实践机会,和强大的支持。在这次的参观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大稳定的支撑保障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亟待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关键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基础设施发展引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