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 课程(01105)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中国当代文学
课程代码:01105
学分与学时:4学分,70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1.了解和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过程。
2.历史地、科学地分析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及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3.系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及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章 节 | 内 容 | 学 时 |
第二十三章 | 1949-1976文学思潮 | 4 |
第二十四章 | 50年代、60年代的小说创作 | 12 |
第二十五章 | 50年代、60年代诗歌 | 4 |
第二十六章 | 50年代、60年代年戏剧文学 | 5 |
第二十七章 | 50年代、60年代的散文 | 5 |
第二十八章 | 1977-1989年文学思潮概况 | 2 |
第二十九章 | 80年代小说创作 | 9 |
第三十章 | 80年代诗歌创作 | 6 |
第三十一章 | 80年代的戏剧 | 5 |
第三十二章 | 80年代的散文 | 5 |
第三十三章 | 90年代小说创作 | 9 |
第三十四章 | 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 | 4 |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绪论
介绍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概况、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注重整体把握,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并对该课程的性质、研究范围以及这门课的讲授计划,有大致的了解。
一、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时间概念和性质概念
三、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及其发展概况
四、中国当代文学的特征
第二十三章 1949-1976文学思潮
教学目的:了解本时期文学思潮的发展流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与经验教训。
基本要求:要依据大纲所列教学要点,循序渐进进行教学。注意对概念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
重点与难点:掌握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及其意义,“双百方针”的内容及其意义。了解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反右”斗争及文艺政策的调整;“左”倾思潮的升级及对文学事业造成的损害;“文革”的爆发及《纪要》的出台,革命样板戏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与文艺思想的批判和讨论
一、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
时间:1949年7月2日~19日
历史背景及会议概况。
历史意义:文艺界大团结、大会师的盛会。大会对“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新文艺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确定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文艺总方针。动员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的文艺而奋斗,成立了全国性的文艺组织。
二、文艺思想的批判和讨论
(一)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武训传》的思想内容。对《武训传》的批判是非常片面、极端和粗暴的。以政治批判处理文艺问题,对文艺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
李希凡、蓝翎对俞平伯“红学”的研究观点的批判。1954年对俞平伯的政治性围攻是不正确的。以政治性批判处理学术问题,对学术界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对胡风文艺思想批判的历史渊源。胡风对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贡献。1955年对胡风的批判。把胡风问题夸大为政治问题进而作为敌对分子处理,是完全错误的,对文艺发展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双百”方针的提出
“双百”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和重大意义。“双百”方针的贯彻和文艺界的新气象。
四、文艺界的反右斗争
反右斗争的严重扩大化。反右斗争的历史背景,文艺界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错误,文艺界这场斗争的不良后果和严重教训。
五、文艺政策的调整
(一)北京新桥会议。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创作会议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文艺八条》的制定。
(二)广州会议。1961年,周恩来、陈毅在广州召开的话剧、歌剧、儿童剧座谈会上的讲话。
(三)大连会议。1963年在大连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写中间人物”论,“现实主义深化”论。
这些会议和文件对于纠正文艺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调整文艺政策的作用。
六、“左”倾思潮的升级给文学事业造成的新损失
江青、康生一伙在文艺领域的阴谋活动。康生对小说《刘志丹》和电影《红河激浪》的政治诬陷。江青对《李慧娘》的批判。对电影《早春二月》《林家铺子》的批判,*等鼓吹“大写十三年”的极左口号和江青勾结姚文元炮制的评《新编历史戏〈海瑞罢官〉》,这一系列阴谋活动的反动目的和严重危害。
第二节 “文革”十年的文艺思潮
一、“文革”的爆发
(一)“文革”的爆发的导火索
(二)《林彪委托江青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纪要》
《纪要》核心内容。《纪要》的反动实质和严重危害。
(三)“三突出”、 “根本任务论”、“主题先行论”等反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样板戏”及及评价。阴谋文艺的出笼及其恶劣影响。
二、文化专制下的文学创作
(一)文革时期的主流文学创作
(二)文革时期的非主流文学创作
两类:不完全遵从政治之命的文学;“地下文学”创作。
(三)天安门诗歌运动
天安门诗歌运动的历史背景。天安门诗歌的战斗精神,天安门诗歌运动的意义。
第二十四章 50年代、60年代的小说创作
教学目的:1.了解50年代、60年代的小说创作情况.
2.了解十七年小说中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与农村题材小说的成就和缺失.
3.熟悉部分著名小说家的代表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基本要求:把握重点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重点与难点:掌握柳青、梁斌、杨沫、茹志娟、王蒙等小说家的创作成就。
教学方法:教师课堂教授与学生试析相结合。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50年代、60年代小说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二、50年代、60年代小说的成就与不足
第二节 柳青、梁斌、杨沫的小说创作
一、柳青的小说
柳青建国后的创作成就。长篇小说《创业》的艺术准备和散文特写集《皇甫村的三年》。《创业史》探索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史诗性特点。农村的社会主义新人梁生宝的形象。梁三老汉的艺术成就和典型意义。作品中“三个能人”的形象。《创业史》的艺术特色:细致的心理刻划,哲理性的议论和形象的描绘的结合。《创业史》的深刻、扎实的现实主义特色和热情洋溢的理想色彩。中篇小说《恨透铁》。
二、梁斌的《红旗谱》
梁斌的三部连续性长篇《红旗谱》《播水记》《烽火图》。《红旗谱》所反映的农村阶级斗争和我国农民走向革命的曲折过程及其意义。朱老忠的性格特征。朱老忠形象塑造的重大成就和典型意义。严志和形象的典型性。《红旗谱》的民族气魄和民族风格。
三、杨沫的《青春之歌》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对第二次国革命战争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道路的描写。林道静形象的典型意义。作品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青春之歌》的艺术特色。关于《青春之歌》的讨论和作者对初版的重要修改。
第三节 李准、茹志娟的小说创作
一、李准的小说
李准多方面的创作成就。《不准走那条路》的开拓性意义。《李双双小传》中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李准短篇小说的质朴平易、明朗、欢快的艺术风格。新时期李准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民族特色。《黄河东流去》的艺术成就。
二、茹志娟的小说
茹志娟的创作概况。《百合花》的思想艺术成就,茹志娟小说在选才立意上特点。茹志娟对人物心灵的细腻刻划和精巧的艺术构思。茹志娟十七年的小说与新时期的风格对比。
第四节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小说
一、王蒙早期小说的风格。《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青年知识分子林震艰难的成长历程。刘世吾形象的典型性及复杂性。《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显性主题和隐性主题。关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讨论。王蒙新时期的小说探索及成就。
二、邓友梅的短篇小说《在悬崖上》、宗璞的短篇小说《红豆》、陆文夫的短篇小说《小巷深处》等的探索意义。
第二十五章 50年代、60年代诗歌
教学目的:1.了解50年代、60年代诗歌的发展及其诗歌特征.
2.熟悉一些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基本要求:在掌握本时期诗歌发展总体状况的同时,对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做出客观分析。
重点与难点:掌握郭小川、贺敬之、闻捷的创作特色。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朗读、课堂讨论相结合。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50年代、60年代诗歌的发展概况
二、50年代、60年代诗歌的特征
三、50年代、60年代诗歌的成就与不足
第二节 郭小川、贺敬之、闻捷的诗歌
一、郭小川的诗歌
(一)郭小川的创作道路
(二)郭小川的政治抒情诗及特点
(三)郭小川的长篇叙事诗及其对长篇叙事诗的贡献
(四)郭小川诗歌的哲理色彩和豪放风格
(五)郭小川在诗歌形式方面的探索和创造
二、贺敬之的诗歌
(一)贺敬之的创作概况
(二)长篇政治抒情诗《放声歌唱》的思想艺术成就
(三)贺敬之的《三门峡》《桂林山水歌》等抒情短章的艺术成就
三、闻捷的诗歌
(一)闻捷的生平和创作概况
(二)诗集《天山牧歌》在表现新疆少数民族新生活方面的艺术成就。《吐鲁番情歌》等爱情诗歌及其特色
(三)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的史诗性特点,巴哈尔形象的典型意义
第二十六章 50年代、60年代年戏剧
教学目的:1.了解十七年戏剧的发展.
2.熟悉一些重要剧作家的代表性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基本要求:要结合典型作品和经典片断,具体地进行解说。要让学生学用结合,把知识变成分析评判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掌握老舍《茶馆》、田汉《关汉卿》等的创作成就。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欣赏影视资料相结合。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当代戏剧的改革
二、当代话剧的新变
三、当代歌剧的发展
第二节 老舍《茶馆》
一、老舍建国后的戏剧创作概况
老舍建国后的生活经历。老舍建国后作品的分类。剧作的思想主题内容。
二、《龙须沟》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程疯子的形象意义。《龙须沟》的艺术成就
三、《茶馆》
《茶馆》的主题。《茶馆》在人物塑上的高度艺术成就。《茶馆》的巧妙构思和结构特点。《茶馆》的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民族风俗画特色。《茶馆》的语言艺术。
第三节 郭沫若、田汉和曹禺的历史剧
一、历史剧
建国后历史剧繁荣的特殊背景及原因。十七年时期历史剧的成功与不足。
二、郭沫若建国后的历史剧
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和《武则天》的创作目的及原则。《蔡文姬》的主题思想。崭新的曹操形象和动人的蔡文姬形象。剧作的浪漫主义特色和诗意。
三、田汉的历史剧
田汉的历史剧《关汉卿》和《文成公主》。《关汉卿》的情节和主题。关汉卿形象的成功塑造,朱帘秀、叶和甫的形象及对关汉卿形象的补充与衬托,《关汉卿》喜剧结局和悲剧结局的两种处理。《关汉卿》与《文成公主》的诗化特色。
四、曹禺的剧作
《明朗的天》对建国后初期知识分子的刻划。历史剧《胆剑篇》和《王昭君》,《胆剑篇》的主题思想、人物和语言特色。《王昭君》的时代特色及其不足。
第二十七章 50年代、60年代的散文
教学目的:1.了解50年代、60年代散文的发展.
2.熟悉一些著名散文家的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基本要求:把握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的艺术特色。
重点与难点:杨朔、刘白羽、秦牧等的创作成就。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外阅读相结合。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50年代、60年代年散文的两个发展阶段
二、50年代、60年代散文的成就及其创作上的经验教训
第二节 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
一、杨朔的散文
(一)杨朔的创作概况。杨朔的散文集《东风第一枝》《海市》《亚洲日出》《生命泉》等的思想内容。《雪浪花》《荔枝蜜》《茶花赋》《樱花雨》等散文名作对劳动人民心灵美和祖国锦绣河山的歌颂,对各国人民反帝反殖斗争的抒写。
(二)杨朔散文的浓郁诗意及其刻意的诗化追求。杨朔散文的艺术构思和结构特点。杨朔散文精美的语言。杨朔散文对当代散文的影响。杨朔散文的不足之处。
二、秦牧的散文
(一)秦牧的散文集《贝壳集》《潮汐和海》《花城》、《长河浪花集》等文艺散论《艺海拾贝》《花城》《土地》《古战场春晓》《社稷坛抒情》等散文名作的思想艺术成就。
(二)秦牧散文的主要特点:寓意深刻的思想性,广博丰富的知识性,引人入胜的趣味性,题材、体裁,笔法的多样性。
三、刘白羽的散文
(一)刘白羽的散文集《万炮轰金门》《早晨的太阳》《红玛瑙集》等。刘白羽散文创作的两个阶段。《日出》《长江三日》《平明小札》《冬日草》等散文名篇的艺术成就。
(二)刘白羽散文的主要特色:鲜明的时代特色,高昂奔放的战斗激情,雄浑、豪放、状美的风格。
第三节 报告文学和杂文
一、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等名篇的思想艺术成就和广泛社会影响。魏巍的报告文学的主要特点:炽热的情感、奔放的气势、形象化的叙述和抒情性的议论的结合
二、刘宾雁的《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对官僚主义的深刻揭露
三、建国后杂文的发展。邓拓《燕山夜话》和邓拓、吴晗、廖沫沙的《三家村札记》等杂文深刻的哲理性,强烈的战斗性,丰富的知识性和生动多样的笔法。邓拓杂文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第二十八章 1977-1989年文学思潮概况
教学目的:了解新时期文艺思潮的发展。
基本要求:注意让学生学用结合,把知识变成对当代文学现象进行分析评判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文艺界的拨乱反正,文艺思潮多元性,文艺创作的发展与繁荣等。第四次文代会的影响和几次关于文艺问题的争论。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文艺复苏
一、文艺界的拨乱反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文艺界为拨乱反正工作作的几次努力。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二、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
1979年10月30日-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文代会。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建国以来文艺战线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讨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任务和计划,修改文联和各协会章程,选举文联和各协会的领导机构。”
邓小平的《祝词》的基本精神及《祝词》的意义。
周扬关于文艺工作的报告。
三、重要文学理论的讨论与争鸣
(一)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辨识和争鸣
1979年1月,文艺界对“文艺是政治的工具”提出大胆的质疑,随后整个文艺界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进行探论和争论。这场讨论的结果,使文学从“工具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文学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现实主义的争论
新时期关于写真实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进行:一是“写真实”与“写本质”的关系。二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
第二节 80年代前期的文学思潮
一、关于借鉴现代派文学的讨论
新时期文学创作实践和文学理论建设对现代派文学的借鉴。理论界对新时期文学是否出现现代派的文艺的争论。文艺界关于如何借鉴现代派文学的讨论。
二、关于人性、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
建国后“左”倾观点对文学创作表现人性、人道主义的错误批判。新时期对人性、人道主义的理解:对人性、人道主义的基本认识;人的共性与阶级性的关系;文学应怎样描写人性、人道主义等。对人性、人道主义的正确理解 对文学创作的促进。
第三节 80年代后期的文学思潮
一、80年代后期文化思潮呈现出的特点
(一)着眼于新格局的建立
(二)文学的本体性备受关注
(三)文学争论的焦点发生变化
二、几次重大的文艺争鸣
(一)关于文学批评方法的更新问题
(二)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讨论
(三)关于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
(四)关于“重写文学史”
第二十九章 80年代小说
教学目的:了解80年代小说创作的概况。
基本要求:熟悉一些重点作家的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重点与难点:刘心武、高晓声、张贤亮、蒋子龙、王蒙、张洁、张承志、韩少功等小说创作的成就。
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堂讨论相结合。
主要内容:
第一节 80年代小说创作概况
一、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思潮是一个以小说为主的文学思潮。伤痕文学的出现与成功有特定的政治条件和现实条件。伤痕文学第一部力作是刘心武的《班主任》。伤痕文学得以确认和命名的标志是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的特征。 二、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在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谌容的《人到中年》、张弦的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的《灵与肉》等;作品着重对“文革”、十七年甚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
三、改革文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许多作家开始把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关注现实中的改革发展,形成了风行一时的“改革文学”;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被公认为“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其他如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何士光的《乡场上》、张一弓的《黑娃照像》、贾平凹的《鸡窝洼的人家》、柯云路的《新星》、蒋子龙的《机电局长的一天》等;着重表现对农村和城市改革出现的新气象的肯定,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作家对社会、时代的广泛思索。
四、寻根文学
进入 80 年代中期,文坛出现 “文化寻根”热 ,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有,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韩少功的《爸爸爸》、张承志的《黑骏马》、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等;他们希望从“民族文化心理”的层面,解答为何中国会出现“文革”十年动乱乃至自盛唐以来国力衰落的疑问; 这是新时期首次出现的以明确的理论主张倡导的、理论与作品同时出现的完整意义上的文艺思潮。
五、先锋试验文学
是指 8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批作家以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方法为主进行的文学创作,代表性作家作品有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魏明伦的《潘金莲》等;这些新异乃至怪异的“先锋实验”之作,以独特的审美方式和艺术构造,带给人们崭新的审美感受,展露了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巨大艺术能量,对人们艺术观念的革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六、新写实小说
又称“新写实主义”, 80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池莉《烦恼人生》、方方《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刘震云《一地鸡毛》 等;他们热衷于对现实生活进行近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细节描绘,崇尚对现实的“原生态”表现,刻意避免在叙述中掺杂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其创作呈现出新的气息,一时成为读者喜爱的新的小说形式。
第二节 王蒙、刘心武、陆文夫、高晓声的小说创作
一、王蒙
意识流小说特征。王蒙“意识流”小说系列,《春之声》《蝴蝶》《海的梦》《风筝飘带》的创作技巧。《春之声》主题的象征性 。《活动变人形》的艺术创新。
二、刘心武
短篇小说《班主任》主题的尖锐性与深刻性。谢惠敏形象和宋宝琦形象的典型意义。《班主任》的话语方式。《班主任》对新时期文学发展的意义。
《醒来吧,弟弟》《如意》《立体交叉桥》《钟鼓楼》等。
三、陆文夫
陆文夫的创作概况。《美食家》《井》等小说。陆文夫小说的创作特色。
三、高晓声
高晓声的创作概况。《李顺大造屋》、《陈奂生进城》的思想艺术特色。高晓声在表现农民生活和精神面貌方面的特殊成就。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等农民形象。高晓声对民族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节 蒋子龙、张洁、谌容的小说创作
一、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的思想艺术成就及社会意义。乔光朴的形象。《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燕赵悲歌》、《阴差阳错》在反映工业现代化与农村改革及知识分子生活方面的重大建树。蒋子龙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开拓者形象的塑造。蒋子龙的创作特色。
二、张洁
张洁的中篇小说《方舟》,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对新时期社会矛盾的广泛而深刻的描绘和揭露。张洁作品的独特风格。张洁作品的女性意识。
三、谌容
谌容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的思想艺术成就。陆文婷形象,陆文婷的理想主义精神赋予作品浓郁的悲壮意味。谌容的其他创作。
第四节 汪曾祺、林斤澜、邓友梅、冯骥才的小说创作
一、汪曾祺
汪曾琪的创作概况。汪曾琪对20世纪中国文学抒情小说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汪曾琪的短篇小说《受戒》、《大淖纪事》。汪曾琪笔下的文学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汪曾琪对人性和社会的自然美进行了尽情的歌颂。
二、林斤澜
林斤澜的创作概况。《神经病》《一字师》《阳台》等小说体现的“疯狂”主题,对生命与人性的尊严的表现。林斤澜对小说形式的探讨。
三、邓友梅
邓友梅的创作概况。邓友梅的《那五》《烟壶》。邓友梅对北京旗人生活的温情关照。邓友梅的小说被称为“京味小说”,邓友梅小说对北京白话方言的成功运用。
四、冯骥才
冯骥才的创作概况。中篇小说《啊》《矮丈夫和他的高女人》《神鞭》《三寸金莲》。对中国传统文化辩证思考。冯骥才的小说追求雅俗共赏。
第五节 张贤亮、贾平凹、王安忆的小说创作
一、张贤亮
张贤亮的创作概况。哲理反思小说系列《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张贤亮小说的艺术局限。
二、贾平凹
贾平凹的创作概况。贾平凹的《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天狗》《浮躁》被称作“商州系列”的小说以商州这个地方,来体验研究、分析、解剖中国农村的历史发展、社会变革、生活变化。长篇小说《废都》引来了巨大的争议,《废都》中表现出的“苍茫、悲凉”的“废都”意识。贾平凹的小说,在叙述方式、语言风格和艺术韵味上对明清白话小说艺术的吸呐。
三、王安忆
王安忆的创作概况。王安忆小说创作的三个主要阶段。《小鲍庄》《小城之恋》《长恨歌》等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第六节 张承志、韩少功的小说创作
一、张承志
张承志的生平与创作。张承志的短篇小说《黑骏马》《北方的河》的寻根意义。《黑骏马》中额吉、索米娅形象及其文化意义。张承志的长篇小说《金牧场》和《心灵史》。张承志的小说追求庄严、崇高、深沉的美学风格。
二、韩少功
韩少功的短篇小说《爸爸爸》《女女女》《蓝盖子》。韩少功对民族文化劣根性的无情批判。韩少功笔下神奇的湘南世界。丙崽形象的象征涵义。
第七节 徐怀中、莫言的小说创作
一、徐怀中
徐怀中的创作简况。《西线轶事》在军事文学领域的突破。《西线轶事》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
二、莫言
莫言的创作简况。莫言的《红高梁》系列中篇小说对历史及其意义的巅覆。莫言的《透明的萝卜》中对生命意义的个性体验。作品中黑孩的形象。莫言小说建立了一种新的审美规范。
第八节 马原等人的先锋实验小说
一、先锋小说的特点
二、马原
马原的创作概况。马原先锋小说的特点。代表作品《冈底斯的诱惑》《虚构》。
三、余华、格非、苏童
余华、格非、苏童的小说重视文化试验:强调叙事的感觉化和语言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后来他们为争取读者,小说在注重文体实验的同时,渐有通俗化的趋向。
余华的《现实一种》《十八岁远行》《活着》《许三观卖血论》等小说。格非的《迷舟》。苏童的《米》。
第三十章 80年代诗歌创作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了解新时期诗歌的发展,熟悉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及诗歌的现代主义倾向。
基本要求:掌握重要诗人及其代表作品的艺术特征。
重点与难点:朦胧诗的诗歌特征。第三代诗人的诗歌特征。艾青、舒婷、北岛、顾城等代表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征。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试析相结合。
主要内容:
第一节 80年代诗歌概述
一、“归来的诗人”
“归来的诗人”主要指由于政治及其相关的原因, 50年代中期以来被迫完全终止创作或根本不能公开发表作品,到70年代末期又陆续回到诗坛的诗人。具体包括:
(一)在 1955年“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中受到牵连的诗人,如绿原、牛汉、曾卓、罗洛等。
(二)在 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的诗人,其中既有在三四十年代成名的艾青、穆旦、唐祈、唐湜等,也有在50年代初露头角的公刘、邵燕祥、白桦、流沙河、昌耀等。
(三)在五六十年代褊狭的艺术观念支配下从诗坛上自觉消失的诗人,如辛笛、郑敏等。
二、“崛起的一代”
主要指 70年代末期以后涌现的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的青年诗人。具体包括:
(一)延续五六十年代诗歌主流“传统”的诗人,如雷抒雁、张学梦、叶延滨、杨牧等。
(二)在“文革”中成长的具有反叛和变革意味的朦胧诗人,如食指、北岛、舒婷、顾城等。
(三)80年代以后出现的更年轻的诗人,如海子、骆一禾、西川等。
三、“新生代”诗人
(一)“新生代”及其流派
“新生代”是继朦胧诗人之后走上诗坛,具有更新的诗歌观念和审美追求的新一代诗人群体。文艺界对它的称呼不是统一的,另有“第三代”诗人,“后朦胧”诗人等称谓。新生代也不是一个统一的流派,它是大大小小一百多个,松散的诗歌团体的总称。在新生代诗派中,影响较大的是他们文学社和非非主义。这两个诗歌团体有较系统的诗歌理论主张,也有较优秀的诗歌实践。文艺界对新生代的诗歌褒贬不一,始终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二)新生代诗歌
新生代诗歌很多方面一脉相承于朦胧诗,但新生代诗人又坚决地颠覆朦胧诗,其诗歌又有不同于朦胧诗的艺术特征:逃离文化,或曰反文化,非文化;美学精神的“反崇高”;语言上的反意象化。韩东的《有关大雁塔》、尚仲敏的《尚义街六号》、李亚伟的《中文系》及伊蕾、翟永明等的女性主义诗歌。
新生代诗歌对新时期诗歌发展的影响及新生代的不足。90年代诗歌陷入困境及诗人们的奋斗与突破。
第二节 艾青等“归来诗人”的诗
一、艾青的诗
艾青在建国后艰难的创作道路。对艾青建国后创作道路的反思,艾青建国后的诗可分为两个部分,后一部分被称为“归来之歌”。艾青被称为当时最具有影响的归来诗人。艾青的“归来之歌”的思想艺术特征。
二、绿原、曾卓的诗
绿原、曾卓等人建国后艰难的创作历程。绿原的《重读(圣经)》和《又一个哥伦布》的解析。曾卓的《悬崖边的树》和《有赠》分析。
三、雷抒雁的诗
雷抒雁的创作简况。政治抒情诗《小草在歌唱》。
通过对这些诗的分析,了解建国后被打入另册的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当时生活的另一种真实。了解一部分知识分子在艰难的生存条件和强大的异化力量压迫下,对知识分子人格的坚守和理想的追求。
第三节 舒婷、顾城、杨炼
一、朦胧诗的浮出、命名和论争
朦胧诗在1978年底开始浮出,1979年正式登上公开诗坛,1980年酿成大潮。朦胧的产生有特定的时代原因和诗歌发展的内部原因。关于朦胧诗的论争经历了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以三篇文章为标志:《在新的崛起面前》(谢冕)、《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孙绍振)、《崛起的诗群》(徐振亚)。
二、朦胧诗的发展历程
朦胧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酝酿期(1962-1978年)黄翔、食指、“白洋淀诗歌群落”及其外围诗人是朦胧诗的前引诗人;朦胧诗的影响与论争期(1979-1983年),是朦胧诗的成熟期;1983年以后,是朦胧诗的蜕变期。
三、朦胧诗的艺术特征
朦胧诗在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在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在思想内容上,追求生活化和平民化、真实性。
四、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一)舒婷的诗歌特征。舒婷的政治抒情诗《祖国,我亲爱的祖》,爱情诗《神女峰》、《致橡树》以及《四月的黄昏》等优秀诗作。舒婷的诗具有女性主义诗歌特征。
(二)顾城被称作“童话”诗人。他的诗作充满大量的自然意象和其特有的纯雅风格。顾城的《风偷去了我们的浆》、《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一代人》、《远和近》等优秀诗作。
(三)杨炼诗歌中显露的史诗意识;从现实关怀转向民族传统文化和生命意义的“寻根”。《大雁塔》《诺日朗》等诗歌的艺术特征。
第三十一章 80年代的戏剧
教学目的:了解八十年代的戏剧创作的概况。
基本要求:掌握重要戏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重点与难点:沙叶新的《陈毅市长》、高行健《绝对信号》等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主要内容:
第一节 80年代戏剧概述
一、新时期话剧文学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现实主义复归、深化阶段。粉碎四人帮初期。影响最大的是“社会问题剧”;
(2)探索话剧掀起创作热潮阶段。1985年。
(3)话剧多元化发展阶段:1986—80年代末期。
二、题材开拓及艺术的探索
(一)第一阶段
1.题材多样化
2.体裁禁区的突破和表现方法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陈毅市长》“冰糖葫芦”的结构。《枫叶红了的时候》喜剧和闹剧的舞台形式。 (二)第二阶段
1982年,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编剧的《屋外有热流》和高行健的《绝对信号》(刘会远合著)和《车站》,是影响较大的探索戏剧。探索话剧主要贡献在于艺术形式、表现手法的大胆变革、创新,借鉴西方现代戏剧艺术,丰富我国话剧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1.形式意识的崛起
2.新的戏剧观念
突破大一统的戏剧模式,创造和接受了不同的剧场形态,不同的演出样式。
(三)第三阶段:现代主义探索剧与现实主义传统剧彼此融合
1.除对现实生活作全景的俯瞰和把握外,还对文化做深层开掘和思考。
2.充分重视人物本体,努力塑造典型形象。
3.对现实主义传统和现代主义探索的渗透交融做了试验。如刘锦云《狗儿爷涅槃》。
第二节 沙叶新、高行健
一、沙叶新
(一)沙叶新戏剧创作概述
(二)《陈毅市长》
1.剧本介绍。新时期的政治剧。《陈毅市长》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光辉形象塑造。
2.剧本创新表现:“冰糖葫芦”式的结构艺术。语言艺术。
二、高行健
(一)高行健的创作概况
(二)《绝对信号》对社会问题的另一种表示方式。《绝对信号》运用了现代剧表现技巧增大了社会问题的表现空间
(三)《车站》的哲学象征涵义
(四)《野人》主题的多层次性
第三十二章 80年代的散文
教学目的:1.了解新时期散文的发展.
2.熟悉一些著名散文家的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基本要求:熟悉一些著名散文家的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重点与难点:巴金《随想录》与贾平凹的散文成就。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试析相结合。
主要内容:
第一节 80年代散文创作概述
从1976年起,全国各家报刊相断复刊和创刊,这里既有国家级大型刊物,也有各省市创办的文学类刊物。如相继复刊的《人民文学》、《上海文艺》、《文艺报》、《收获》等都是在新时期里较影响的刊物,同时也有大量的新生刊物不断创办,如《十月》、《花城》、《当代》、《清明》、《文学报》、《芙蓉》、《青年文学》等,都刊载散文随笔。而以刊载散文随笔文类为主的刊物也相继面世有《随笔》、《读书》、《散文》等。另外,随笔家也将眼光投向海外的报刊,如巴金就将他晚年当作“遗嘱”来写的《随想录》文章,拿到香港《大公报》副刊《大公园》上发表,并且在这个专栏上一写就是八年。不过,在20世纪80年代,虽然“五四”的启蒙意识、个性解放、审美解放重新回到作家的身上,但除了少数老作家诸如巴金、孙犁、杨绛等继续坚持撰写具有“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随笔外,很多作家把热情更多地倾注在小说、诗歌、报告文学上面去,散文随笔创作只是“捎带脚”而已。因而, 1986至1988年,学界甚至出现了所谓散文“解体”、“消亡”的观点。
巴金在建国后的创作成就。建国初期的散文《我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对于彭德怀性格的真实感人的描绘。
巴金《随想录》的广博内容、深邃的思想,巴金《随想录》宝贵的真实性和忏悔精神。《怀念萧珊》是真情深情的结晶,感人肺腑的至文。
第二节 80年代的报告文学
一、80年代报告文学的总体特征
二、80年代报告文学的发展阶段
三、徐迟的报告文学
徐迟的创作简况。《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刑天舞干戚》的思想内容。徐迟报告文学对科学家的爱国主义的奋斗精神诗意的描写。徐迟报告文学的艺术特色。
四、陈祖芬的报告文学
陈祖芬的创作简况。知识分子系列与经济改革题材系列。
第三十三章 90年代文学思潮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着重掌握1989-2000年间的文学现象、文艺思潮等的演进和发展。
基本要求:掌握重要的文学现象、文艺思潮。
重点与难点:对“人文精神大讨论”各方的观点做出自己的理解和评价。掌握后现代主义对当代文学冲击带来的不同影响。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主要内容:
与80年代相比,虽然90年代文学思潮的变化依然来源于社会生活变化的启示,但已不再是社会推动文学,而是文学在拼命地追赶社会,以防被抛弃。文学在纷繁多变的社会中,越来越边缘化、领域化,文学固守自身,成了它的突出的别样的时代姿态。90年代文学思潮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作与理论的共生共荣状态和我国文艺理论探求与世界文艺思潮深入的一体化态势。90年代以来,在文坛唱主角的是许多"后"理论,如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在我国文坛上土生土长的各种“后”新时期理论意向,这些都形成了90年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与80年代相比较而具有的独特性。90年代文学出现了以下新现象:
一、文学观念最深刻的变革——文学“商品化”
90年代,不再是文学本身选择读者,而是读者、市场选择文学。文学在90年代,似乎只有进入“商品化”才能保有自身,这无疑是90年代文学观念最深刻的变革。90年代的文学,一方面在时代逼挤中不断优化自身的传播条件和方式,另一方面,则努力改善自身,除“包装”和“促销”以外,还坚韧地保持创作的独立性、庄严性和不可替代的特点。
二、创作与理论共生共荣和
我国文艺理论探求与世界文艺思潮深入的一体化态势。
90年代文学思潮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作与理论的共生共荣状态和我国文艺理论探求与世界文艺思潮深入的一体化态势。90年代以来,在文坛唱主角的是许多“后”理论,如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在我国文坛上土生土长的各种“后”新时期理论意向,这些都形成了90年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与80年代相比较而具有的独特性。
三、“新写实”思潮出现
“新写实”思潮是在小说领域中形成大观的文学创作思潮,在90年代的初期引起文坛普遍关注。它特指方方、池莉、刘震云、刘恒等人的创作以及具有共同审美特性的作品。新写实小说的基本特征。
四、人文精神和“文化保守主义”
1994年,就在《上海文学》推出“文化关怀小说”的同时,上海批评界提出了所谓“人文精神”的口号,达显然是针对如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初期物欲高扬、人心浮躁、精神被物化的现实而言的。同时也对文化的商品化、创作中的价值漂移、作品媚俗现象等提出了尖锐批评。人文精神的话题,在1995年张承志长篇《心灵史》和张炜两部长篇《柏慧》、《家族》的争论、评价中得到展现,甚至有的争论话题已“进入非文学空间”。张承志、张伟也发表文章,以激烈的态度对时下思想价值迷失和道德滑坡给予了尖锐的抨击。
五、现实主义冲击波(1995、1996)
90年代现实主义小说,在90年代中期之后由于河北“三驾马车”——谈歌、何申、关仁山的崛起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被人称为“现实主义冲击波”。主要作品有:谈歌《大厂》、何申《信访办主任》、关仁山《大雪无乡》;刘醒龙《分享艰难》;李佩甫《学习微笑》。
第三十四章 90年代小说述评
教学目的:了解90年代小说创作概况。
基本要求:掌握重要作家、作品。
重点与难点:新写实小说、女性小说、长篇小说的成就。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
一、“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思潮出现的原因,发生发展的经过。文艺界对新写实小说的出现及其特征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对新写实小说特征的表述。
二、池莉的小说
池莉的创作简况。池莉的《烦恼人生》、《太阳出世》、《不谈爱情》等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温情关注。印家厚形象。池莉的以沔水镇系列(《凝眸》、《我是一条河》、《青木》)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小说。
三、方方的小说
方方的创作简况。方方以较冷峻的态度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真实描写。作品中父亲、三哥、七哥的形象。《风景》的叙述者及独特的叙述视角。方方的《行云流水》、《祖父在父亲心中》等关注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作品。高人云,祖父、父亲等人物形象。
四、刘震云的小说
刘震云的创作简况。刘震云的《单位》、《一地鸡毛》、《搭铺》、《新兵连》关注社会小人物生存状态及精神状态的作品。《单位》、《一地鸡毛》中的小林形象。《官场》、《官》等作品描述了官场的种种形态。刘震云的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体现对历史的一种民间叙述。刘震云的小说中的人物都处在环境重压下苦苦挣扎并异化,刘震云对民族劣根性的严历批判继承了“四五”文学的传统。
第二节 女性小说
一、王安忆
王安忆的创作概况。王安忆的短篇小说《本次列车终点》对知青回城尴尬处境的提示。王安忆的中篇小说《小鲍庄》对民族文化的辩证认识。王安忆的中篇系列小说“三恋”和《岗上世纪》对人性的深刻描写。
二、林白、陈染
对女性主义文学的认识。林白的小说《子弹穿过苹果》和《一个人的战争》。陈染的小说《世纪病》、《与往事干杯》、《私人生活》。
三、徐坤、斯妤
对女性主义文学的认识。徐坤《白话》《斯人》《厨房》等。斯妤《女娲》等。
四、张欣、毕淑敏等
第三节 新生代小说
一、新生代小说的类型:哲学型;私语型;写实型。
二、新生代小说的特征
三、局外人王小波:“时代三部曲”
第四节 长篇小说
一、长篇小说的繁荣
(一)长篇小说形态的多元化
(二)市场经济的推动
(三)长篇小说奖项的扶持
二、重要的长篇小说
(一)张承志《心灵史》:对一种宗教的文学描绘。
(二)陈忠实《白鹿原》:挖掘“民族秘史”。
(三)张炜《九月寓言》:重建人文精神和理想。
(四)王安忆《长恨歌》: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五)铁凝《大浴女》:对女性心理的深刻探索 。
(六)新潮长篇小说,形式的创新与主题的边缘化。
第三十五章 90代新诗散文述评
教学目的:了解90年代新诗散文创作的概况。
基本要求:掌握重要诗人及其代表诗歌。
重点与难点:90年代新诗在多种向度上探寻生存与发展的可能;诗人队伍广泛分流;“散文热”的兴起及及主要原因,余秋雨文化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主要内容:
第一节 90年代新诗
一、市场经济对诗歌的冲击:90年代诗歌的曲高和寡
二、90年代新诗概况
诗人队伍广泛分流。诗歌格局多元并举。诗歌文体意识进一步强化。
李瑛诗集《生命是一片叶子》,张新泉诗集《人生在世》《鸟落民间》,韩作荣《无言三章》,朱增泉《长夜》,王久辛《狂雪》等。
三、诗歌探萦存在的误区
四、现状反思与路向寻找
第二节 90年代散文
一、90年代散文热
旧作重刊;散文刊物增多;散文作者壮大;读者的热衷。
二、90年代散文的主要类型
文人散文;学者散文;小女人散文;文化散文。
三、文化散文:余秋雨的散文魅力
四、汪曾祺、张中行、张承志等的散文
五、课程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1.教学方式: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试析、课堂讨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及音像作品赏析相结合。
2.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六、参考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
[1]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2]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4]金汉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参考资料:
[1]丁帆、许志英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2]孟繁华、洪子诚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4]曹文轩著,《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5]曹文轩著,《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6]洪子诚著,《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三联书店2002年
[7]洪子诚、刘登翰著,《中国当代新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8]程光炜著,《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9]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四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10]樊星著,《世纪末文化思潮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11]陈晓明著,《无边的挑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